“残年风烛,发出微弱的光👨🎓,苍老的手,在人间写下大爱🫅🏿。”这是2013年“感动中国”对刘盛兰的颁奖辞。刘盛兰,一名普通的山东农村孤寡老人,从73岁在报纸上看到报道便开始资助学生后🕵🏼♀️,持续用近二十年时间凭着自己每天辛苦的捡破烂资助学生100多名。一位干瘦的耄耋老人,每天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🚺,一点点地捡破烂,卖了拿到钱后舍不得给自己买吃的🕹,而是马上汇给需要的学生。那个老人家唯一珍藏的深蓝色布袋里🔼,装满了给学生的汇款单和一份份感激回信……
老人家用他的行动告诉教给我们“崇仁厚德”四个字🅾️,老人的精神如一股暖流汇入当代浮躁功利的社会🤡,让我们反思:当我们一天天急匆匆地追求个人未来的同时🤽🏼♀️,偶尔停下来问问自己,我们可以带给社会什么?从刘盛兰老人家身上,我体悟到要以一颗仁爱之心,尽己之力,为社会🕵🏽♀️,哪怕只是身边的人做出正能量的影响。
以一颗“仁爱”的心🤼♀️,做出“慈善”的行动🔘,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。我们可以看到像比尔盖茨、李亚鹏、李连杰这样的富人🗞、名人在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做出对社会的巨大的贡献🧏🏻♂️;也可以看到像刘盛兰这样的“五保”老人通过拾荒持续助学近二十年🎪。没错🤧,行善是每个人的事情。如果每个人都“自扫门前雪”🧗♀️、独善其身,甚至功利主义、那社会会变得越来越冷漠无情;而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散发自己仁爱的光芒🧈,将自己善德的种子撒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,那整个社会将会越来越温暖、越来越团结👩🏽⚖️、越来越美好。让仁爱之心、善德小举蔚然成风😮!